實驗室認可通常關注確保其能力得到承認。這種能力是實驗室能夠利用已知的不確定度獲得精確結果的一種體現。對于大多數物理測量,其結果可溯源至SI單位,同時不確定度也能合理量化。然而對于許多化學與生物測量而言,其溯源性并沒有很好建立,常常運用特殊檢測方法,使測量溯源到特定的標準物質(化學制品)。無論是標準物質,還是測試方法發生改變,都可能引起結果的明顯不同。但總的來說標準物質通常能被很好地表征,并且測試方法也常常按照公認的標準。
目前國際上對于“有證標準物質”的概念仍存在較大差異。通常情況下,獲得認可的實驗室都使用已建立的程序進行賦值,在生產此類物質的實際過程中要遵循《標準物質生產者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要求。 2004年,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大會就有證標準物質方面達成了兩項決議。 2005年,ILAC在標準物質生產者的認可方面又取得了新進展并形成決議,該決議將依據《標準物質生產者能力的通用要求》與17025的認可納入ILAC互相承認協議(MRA)中。
目前,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APLAC)已同意將有證標準物質生產者的認可作為其互認協議的一部分??梢娪凶C標準物質互認方面的情況得到了認可機構的普遍關注,并必然會隨著各方關注度的提高而獲得進一步的發展。